tn_980508 009.jpg 

本團提供童玩如捏麵人畫糖人康乃馨摺紙教學讓天下的母親又一份童年的回憶! 教您如何做母親節康乃馨www.mfass.com


   當然最有名的就是美國母親節的典故。在美國,最早關於母親節的記載是 1872 年 由茱麗雅 Julia Ward Howe(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的作者)所提出的 。

教您如何做母親節康乃馨www.mfa.org.tw

   她建議將這一天獻給「和平」。後來 1907 年,費城的安娜(Ana Jarvis)為了發起訂立全國性的母親節而活動。她說服了她母親所屬的、位於西維琴尼亞州的教會,在她母親的忌日(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後來也成為安慰歐戰中失去兒子、或先生的女性。在當天,人們配戴康乃馨向母親致敬。母親尚健在者,佩帶紅色康乃馨;若母親已過世,則佩帶白色,以表示內心的懷思。女性作為母親其地位不僅是家庭的基石,也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的意義。

教您如何做母親節康乃馨www.mfass.com

   獻給曾經為家庭付出的女性朋友,祝各位女性朋友母親節快樂。為人子女要 趁父母健在的時候,趕緊把握住機會,使他們歡喜、快樂!「母親節」的意義也應在此至於怎樣慶祝、吃不吃蛋糕、戴不戴康乃馨,都只是旁枝末節的小事了。 教您如何做母親節康乃馨www.mfass.com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捏麵人 

捏麵人是一項非常具有中國民族色彩的傳統技藝,它原名是米雕人,又叫雕工米人, ... 到了明末清初,每逢冬臘廟會趕集的時候,就會有負著長架小箱,以各種色麵捏製成各種人物虫鳥的捏麵人師傅出現了。 ... 捏麵人按製作過程的不同,有兩種派別,一種是混色米雕。 ...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客家文化相當優美,亦是台灣文化最珍貴的一支,台灣有閩南文化、異國文化,各種文化兼容並蓄,客家文化當然不能缺席。結合社區及校園資源的力量一起投入、客家文化巡禮、客家美食及手工藝製作、傳統客家技藝欣賞等,將客家先民在艱難奮鬥的一面及濃郁的客家風情具體表現出來,發揚客家文化特色。使隱性的客家族群和廣大的社會大眾,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和體驗客家文化風情,並深入瞭解客家人的生活點滴並一同參與客家文化活力和熱情,了解客家、欣賞客家、共同分享客家的文化!www.haka.org.tw
 

本社提供客家文化如擂茶、創意摺紙、福菜、客家美食等周邊創意商品教學規劃展演服務。

喚醒下一代認識客家文化,推動周邊創意商品來帶動產業文化,為客家文化盡力,振興客家精神

客家藍衫、客家粢粑、客家擂茶、油桐花花布等種種的創意商品,如雨後春筍般的一一呈現,琳琅滿目,客家文化的抬頭,讓我們深為客家人而感到重視與驕傲客家族群由於長期在遷徙中漂泊,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習性,對於吃雖不十分講究,但是,卻十分具有特色。客家族群分佈大多聚集於丘陵地,語言以海陸與四縣為主,而在客家菜上也有些許差別。在台灣地區則以新竹.桃園.台北.花蓮.美濃....等地區的客家庄仍然保留這種客家美食文化,現今很多新一代客家子弟都不會講客家話了,所倖,政府大力推動本土鄉土語言及客委員會的成立,大力推動客家文化,客家人慢慢的被重視,我們身為客家子孫更應為自己的客家文化來推展而努力,你還在哈日、哈韓嗎,一起來哈客吧!歡迎民眾相約來哈客!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未來我們希望您可以透過網路免費學會或觀看民俗藝術,被稱為我國民族文化瑰寶的捏麵人、糖蔥、畫糖人、編藝、龍鬚糖、陶藝等傳統民間手工藝,屆時已在我國瀕臨絕跡的許多傳統手工藝將得到有效的認識和延續發展。


  • 我國的傳統文化,一直以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為基礎,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人類文化遺產,它以其選材獨特、構思奇妙、民俗工藝精湛而為世界視為國粹。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時間的推移,許多民俗工藝逐步被機械化、規模化,成為了純粹的旅遊商品,一些掌握傳統技藝的老藝人也要麼逝去,要麼被社會所遺忘,傳統文化卻變化成"人亡藝絕"現象日趨嚴重。


  • 有關更多的文化藝術家許多絕技都無人知曉,更不存在繼承。我們希望能結合學校來配合課程教學,例如課本上所寫的有關於糖蔥的技藝介紹或是中國結或是其他台灣民俗活動如捏麵人等等。希望能夠讓下一代的學生小朋友能夠藉由我們的介紹,來認識更多沒落的傳統技藝。


  • 配合學校課程,教導學生瞭解自身的鄉土文化,激發熱愛鄉土情操,進而培養其了解、尊重和愛護他人鄉土的胸襟,凝聚國家民族文化整體感,拓展世界觀和人類之愛,鄉土教育及民俗技藝之重要由此可見!本會致力於推廣校園民俗教學、展演來讓小朋友認識更多民俗技藝,本會派遣優秀藝師到校,以輕鬆活潑的方式介紹,老師帶領小朋友參觀,讓國小學生更認識民俗。

  •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進步的現今,許多傳奇之人、事、物都已成絕響。找回台灣古早味,穿越時光隧道回到純樸無華台灣民俗早期傳統風采,重拾兒時記憶的台灣民俗工藝─捏麵人、畫糖、拉糖蔥、皮雕、木雕、相印篆刻、童玩、陶土拉坏... 讓您全身上下沾滿藝文氣息之餘也能體會台灣民俗。展現台灣民俗活動,喚醒國人對文化資產的重視;發揚傳統台灣民俗工藝、薪傳台灣民俗。台灣民俗藝術,乃指足以表現台灣民族及地方特色之傳統技術與藝能,其內涵豐美,形式多樣,是台灣先民的文化積澱,並存活於現實生活當中。台灣四百年,族群非常多,民俗藝術, 本會為推展台灣民俗藝術.配合晚會及外賓晚宴等等活動.讓來訪的外國朋友.體驗及認識台灣民俗藝術!挑選幾項台灣民俗技藝,代表台灣的意象,呈現給外國來的賓客,透過我們精湛的技藝展演,統一的服裝,總是博的外賓們的讚賞與流連。 http://www.mfa.org.tw/19_cpa.htm

    當國外客戶來訪時,如能好好接待,使他們感到有趣舒適,對彼此未來的生意交往是非常重要的。故接待外賓時,如能了解對方文化背景及國際禮儀,就比較容易建立長久深固的友誼,進而增進客戶對您的好感及信任,所以本會建議給與安排民台灣民俗展演活動,不僅可以看到傳統藝術,並且不必花很昂貴的禮物來做送外賓的禮品,當然接待外賓還是要合乎禮儀並且有效的掌握控制晚宴預算,相信您的外賓接待活動,一定會給外賓一些不同的感受!http://www.mfa.org.tw/19_cpa.htm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客家擂茶-再怎麼忙,也要跟您喝一杯擂茶。
    恁仔細!正來嫽!

      客家族群由於長期在遷徙中漂泊,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習性,對於吃雖不十分講究,但是,卻十分具有特色。客家族群分佈大多聚集於丘陵地,語言以海陸與四縣為主,而在客家菜上也有些許差別。

      在台灣地區則以新竹.桃園.台北.花蓮.美濃....等地區的客家庄仍然保留這種美味文化.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純,香氣濃,不僅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而且還有健脾養胃,滋補長壽之功能.一般推測,擂茶之所以成為客家飲食, 客家擂茶為客家人招待貴賓的一種茶點,擂既研磨之意,以陶製擂碗將茶葉.芝麻.花生.等 多種原料研磨成粉,加入冷熱開水沖泡調勻後飲用.能充飢解渴,也能當保健飲料飲用. 將傳統材料放入特製的擂缽中,用擂棍慢慢擂成末,中間過程並不斷加開水, 使材料磨成漿狀,極為費工費時,有食用擂茶的家庭,連小孩都加入擂茶行列。

      擂茶別名[三生湯],據古書記載.相傳三國時代的張飛帶領官兵進攻武陵時,官兵將士都感染瘟疫無力作戰,當時有位草藥醫師前輩,有感於蜀君紀律嚴明,便奉獻祖傳的除疫秘方,以生茶生薑生米共同磨成糊漿後煮熟而飲用,結果是湯到病除,擂茶之名便由此相傳下來。姑且不論上述故事有幾分真實,它至少點出了擂茶的幾個特色,首先,擂茶是一種民間古老的飲食方式,「擂」字本身就有研磨、擣杵之意,所以磨製是處理食物原料的根本方法;其次,擂茶被認為具有保健去病的效果,這可能與擂茶的材料不僅營養價值高,經磨製後又有助吸收有關。邊飲擂茶、邊品嚐客家米食點心,乃人生一大享受。http://www.mfa.org.tw/18_npo.htm

      來到客家庄建議您順道來欣賞油桐花。台灣油桐樹最早於日據時代由日本人從長江流域一帶引進,由於油桐可以取桐油作成油漆,木材可以製成家具、木屐、牙籤、火柴棒等,當時勤僕的客家人栽種最多,也因此,現今台灣油桐最主要的分布地區,幾乎都與客家人生活空間完全重疊,特別是桃竹苗栽種最廣,因此,只要鎖定客家地區,找出有口碑的賞桐景點,並詳細留意花開時間,就能欣賞到最美麗的五月雪景觀。

    擂茶的工具 :
    一、擂缽:以陶土拉胚製成。http://www.mfa.org.tw/18_npo.htm

    二、擂捧:以芭樂、油茶樹幹為主要取材,選大小適中,長約 40 cm 鋸切後陰乾,再去皮即可使用擂棍則多以芭樂樹、油茶樹的枝幹裁製,有種說法是芭樂樹枝含有健胃整腸的有效成分,以其為擂棍可以在使用過程中將此成分加入到擂茶中。

    擂茶的材料 :
    傳統式材料:綠茶 (生)、芝麻 (生)、花生 (炒熟)

    擂茶的吃法 :http://www.mfa.org.tw/18_npo.htm
    (一) 茶點用:可配合米仔、米粿、糕餅一起食用,別有風味。
    (二) 正餐用:傳統是加『米仔』共食,用米飯亦可。當正餐時可炒一些萵苣、椰菜等綠色蔬菜,豆乾、花生、蘿蔔乾、四季豆至蝦仁等都可當配菜。

    擂茶的作法 :
    擂茶是傳統材料放入特製的擂缽中,用擂棍慢慢擂成末,中間過程並不斷加開水,使材料擂成漿狀,極為費工費時,三五好友相聚,大家一起擂茶行列,別有一番樂趣。http://www.mfa.org.tw/18_npo.htm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蘊涵許多科學原理,讓你隨時都能露一手,令人嘖嘖稱奇、拍手叫好喔!
    • 中國戲法是一種益智的童玩,更是先人老祖宗的智慧。魔術童玩_古代先人的智慧讓您手腦並用中國戲法. 中國魔術源遠流長,古時稱之為幻術或眩術,民間稱之為戲法到近代才稱為魔術。

      據說最早的中國魔術出現於夏朝。中國戲法是一項綜合、科學、心理學、及智慧反應於一爐的特殊技藝。例如四連環、雙M、仙人擺渡、魯班鎖、九連環、等等在老師的精心表演下,得到外賓的讚嘆聲。圍繞在前的小朋友更是捨不得離開,彷彿先人老祖宗的智慧,流傳至今總是披上一層層的神祕色彩。

       

    • 益智童玩它本來是解謎題或解困惑之意。它是以推理為主,知識性和機智性為輔。良好的益智玩具,它必需是以推理的方式來解答;而且問題與解答都很有趣!一般人都能解答;一定有陷阱或必需下功夫處;略帶稚氣又有幽默感! 益智童玵的魅力,就在於必需以推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越困難越好。
      有時,表面看來很困難的問題,但只要稍稍改變觀點,換個角度去思考就可以解決,這也是益智遊戲的樂趣之一。

      各式益智遊戲彷彿如傳統民俗遊戲設備,當然,也有指導老師在旁教導小朋友如何去使用這些古時候的益智玩具,並當場示範正確動作,而小朋友們也非常用心地學,一下子便能輕鬆上手。對孩子而言,一件好玩的玩具,並不在於華麗的包裝或是多樣化的功能;其實,孩子主動的探索、感覺周遭的世界,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最自然的活動,所以,一件好的玩具不但可以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培養親子關係、提供探索環境的機會,幫助孩子學習新的技巧,也能學習與人分享、與人合作。

       

    • 民間廣為流傳的許多益智遊藝,在在都顯示了先民睿智的光輝,卻因科舉功名無關而被壓抑排斥,終至消失了。往日北京吆喝著:「先開九連環,再解歧中易!」的老人早已不見蹤跡,以前偶會碰見一、兩件像鐵線作的「九連環」或木頭列成的「三星歸位」,多是民間有心人自製以娛子孫,而現在幾乎已絕跡了。

       

    • 益智玩具有一個特色,它的價值並非不在於玩具本身,而是在其隱藏的智慧。如果能把這些隱藏著的智慧整理出來,針對目前下一代的需要提供他們學習。
      就玩具來說,這不是比讓孩子填鴨補習,或者上某些提早學習或速效式的才藝班更有意義嗎?譬如,「七巧板」除了能訓練幾何概念以外,更有提昇擴散思考能力的潛能,「九連環」是有關二進位數列的遊戲,更可用來學等比級數求和、數學歸納法的練習。「巧環」和「繩板」,可用來增強拓樸觀念、彈性思考的能力。
      當您再外面買了一些益智童玩卻一直解不開嗎?沒有關係我們來幫忙您解答。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古代的劇場的市集,一定會看到,令人懷舊的古早味。

      糖葫蘆製作用酸酸的番茄配上甜甜的糖衣, 滋味超棒的!製作法是用糖加水煮熟,包覆著水果,因狀似葫蘆故稱之。早期是以四處走動的方式在廟會前、或熱鬧的地方沿街叫賣,就是像我們在古粧劇裡面看到的人物一般,用稻草紮緊在竹棒上,總是吸引大人小朋友的眼光。

      其主要的食材以蕃茄或是鳥梨為主,在裹上糖漿,鮮紅的顏色令人看了,總是令人非常想吃,在古代的劇場的市集,一定會看到賣糖葫蘆的人物,一陣陣的叫賣聲,令人不禁想起以前,令人懷舊的古早味。火候的拿捏得洽,經驗足夠、才能做出這種合乎標準的糖葫蘆!

      民間有很多關於糖葫蘆製作的典故與起源,傳說提到起源於宋朝,南宋光宗皇帝為給他的寵妃治病張貼皇榜向民間徵集驗方,一個江湖郎中揭榜進宮,開出了冰糖水煮山裡紅的方子,後來驗方流傳民間形成了現在的糖葫蘆。也有民間傳說稱冰糖葫蘆起源於隋朝,當時的朝廷以一人一枝穿有山裡紅的糖葫蘆獎勵功臣,這種方法後來流傳民間形成糖葫蘆。我們先姑且不去評論這些傳說的正確性與否?總之民間技藝附加上一些傳說,那就更加的豐富了,精彩無比!

      總而言之我們大家古裝劇中得街景,常喜歡讓人拿支掃把,上面插滿糖葫蘆,沿街叫賣感覺就更加的古色古香!另外冰糖葫蘆雖然名字中有冰糖二字,但原料用的卻是普通的綿白糖。

      將其稱為冰糖葫蘆主要是因為在山楂果上覆蓋著一層晶瑩剔透的糖殼,看起來非常像結在果子表面的一層冰的緣故。不管它名字取的如何,那一串串的糖葫蘆,總是令人不禁的想嚐一串!酸酸甜甜的滋味! 其實,現在台灣夜市裡的種類也變多了,有草莓有小梨子也有純番茄和加了蜜餞版的,不過,或許是小時候吃的多為純小梨子,到現在還是最喜歡純小梨子的糖葫蘆。

    製作材料: 小蕃茄/草莓/鳥梨均可 竹籤 砂糖 或 麥芽糖 糖漿 食用色素

    製作方法:

    • 蕃茄或是李子或是草莓洗淨擦乾用竹籤串好大約三到四顆為一串。
    • 砂糖加水煮約20分鐘將糖水煮熟出現濃綢狀如氣泡火侯及時間過度,則成品將會凝結成霜狀。
    • 用小火煮直到糖水濃綢為止準備一杯常溫的水,滴一滴糖液,若糖液變成一顆硬球看糖是否熟了!
    • 一小匙食用色素直接加入糖水 可以不加色素,加強色素只要是讓它看起來更漂亮亮麗而已。
    • 不要維持小火,將蕃茄沾滿糖漿放涼即可,放在板子上最好抹上一層沙拉油,會更好拿。
    • 小蕃茄浸入糖漿中迅速沾裹取出,若糖漿立即在小蕃茄表面凝固成玻璃形體狀則冰糖葫蘆即告成功。

    製作時要注意蕃茄可用草莓或李子取代,但一定要擦乾水份,糖漿才能裹得住。
    準備一杯常溫的水,滴一滴糖液,若糖液變成一顆硬球(當然,要用手捏捏看),看糖是否熟了!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3 Wed 2007 22:50
    • 紙雕

    紙雕-用紙詮釋台灣豐沛多元的風俗及文化特色百分之百的台灣味!

      紙雕是以紙為素材,將平面的圖形製作成立體圖。一個以「紙」為創作素材的工作坊。作者對台灣本土非常特別的展演活動,對於台灣特有的文化和風俗極有興趣,逢廟會活動時常會到寺廟參觀陣頭民俗的表演,觀察到八家將、神將等陣頭文化因此興起將所學及興趣結合,設計了一系列以台灣本土文化為題材的作品,有:「八家將、神爺、舞獅、風獅爺、財神......等」紙偶,以可愛的玩偶造型及明信片的形式呈現。

      為了讓大眾能更容易的了解台灣神將文化的藝術之美。台灣的神將、陣頭文化,充分展現本土豐富的人文特色。威風凜凜的「神將、鬼差」,或莊嚴神聖的「菩薩、帝君」,總讓人心理產生敬畏的距離感!為了讓大眾能更容易的了解台灣神將文化的藝術之美。現在,透過簡單DIY 的方式,就能輕易的瞭解,原來人與神的距離只是一紙之隔。。每件產品除DIY組合說明外,還有中、英、日文介紹該主題的典故,希望藉此將台灣特有的文化也能介紹給國內外友人!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3 Wed 2007 22:49
    • 草編

    利用椰子葉編織出可愛的造型如蚱蜢、魚等,造型可愛生動,令您憶往如昔。
    • 過去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孩子遊玩於土地鄉野中,編草弄葉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份。如今,生長於都會中的小孩會做的已不多了。僅在名勝古蹟周遭或許還能看見或是一些民俗團體中現做現賣。希望能藉由網路來推廣及保存我固有的傳統文化!老一輩的人總在農忙閒聊之餘,將隨手可得的葉子,編出一些可愛的造型,做為孩童的玩具,你多久沒看到草編了?你編過草編嗎?我們有提供師資及材料,讓您體驗一下其中的樂趣,回味過去的童年生活!讓您全身上下沾滿童趣。

      在過去農業的年代裡,一片葉子就可以編成一隻栩栩如生的蚱蜢。草編蚱蜢不僅拙樸可愛,且生動有趣,深受大人與小朋友的喜歡,不過,這可需要相當的熟稔的技藝。因為椰子樹葉取材不容易,而且做好的草編蚱蜢容易枯萎變乾,所以我們做好的做品,都會噴上一層透明漆,讓做好的草編蚱蜢製作不容易壞,也讓您的草編蚱蜢栩栩如生。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3 Wed 2007 22:48
    • 糖蔥

    師傅熟練的技巧、陣陣噗鼻而來的糖香,香脆可口令人垂涎三尺

      台灣特有的點心,因狀似如蔥,故曰糖蔥。糖蔥-是老一輩人年幼時的零嘴,其起源已不可考,但有傳言是日據時代,台灣所產蔗糖運往日本,禁止人民吃甘蔗,於是將糖加上水來煮熟來吃。糖蔥的製作:將蔗糖加入等比例的水,煮沸至攝氏120度成為糖漿,待溫度稍降時,反覆拉扯利用糖進一步加工製造具有特殊風味及外觀類似"蔥"的傳統技藝點心, , 以其成品外觀而被命名為"白糖蔥"或"糖蔥"風味特殊.入口即化,又不沾牙。沒吃過糖蔥,就來看一下我們提供的影片,讓您認識一下糖蔥,就由專業的師傅,為您表演一段拉糖蔥!

    糖蔥製作流程:

    1.將白砂糖加入等比例的水,將其煮沸至攝氏120度成為糖漿。
    2.將其倒入裝著冷水的鍋子裡,使糖漿變成冷卻糖膏。
    3.然後以長約一尺的圓棍,像拉麵條一樣的反覆拉扯,讓糖內充滿空氣,大約十分鐘左右,使糖成為細管狀,待其冷卻後即成。
    4.變成細管般,將拉好的糖蔥剪成三寸長的長條後,摻入花生粉,即完成糖蔥的製作。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3 Wed 2007 22:48
    • 陶藝

  • 提起「手拉坏」,很多人都會聯想到電影「第六感生死戀」浪漫情節。



    陶藝手拉坏完成的作品,生肖陶鈴及香水瓶,值得收藏。陶器的製作通常要經過取土、成形、施釉和燒成等過程。其中成形是把黏土做成所需要的器物形狀,剛做好的坏體還沒有燒成之前叫做「生坏」。做好的生坏把它放在室內或室外任其自然乾燥;等坏體乾燥到一定的程度時,在上面淋施釉藥;上釉之後,便可以把坏體拿進窯裡裝窯,經過用火高溫燒成,坏體就會變成堅硬美觀的陶器。

    台灣名窯自創12生肖陶鈴及香水瓶,為陶藝注入新生命。我們提供手拉坏表演及課程教學,讓您充份的認識手拉坏,如果您還不知道什麼是手拉坏,那就去租一片「第六感生死戀」的片子,欣賞得男女主角一同拉坏的鏡頭,浪漫的情節 。

    中國歷代的陶藝作品。始前時代有彩陶、黑陶的產生,到了商代則有白陶,周代則出現了繩紋陶,春秋戰國時代,則有各種形狀的鼎,到了秦代製作了大量的兵馬俑,可說是中國陶藝史上的一大創舉。陶藝品的顏色彩色的部分都是用釉藥上上去的,上釉ㄉ方法有很多種噴.畫的.浸泡法.還有用貼的.要如何看是否有上釉在質感上會有很大的差別燒結的方法又分為~電窯{氧化燒}.瓦斯窯{氧化燒.還原燒}材燒.坑燒.低溫燒.高溫燒.在最簡單ㄉ分辨是否有上釉摸起來質感比較粗的就是沒有上釉光滑ㄉ就是有上釉。

    一般而言,純天然的釉料燒出來的顏色都會比較古樸內斂。化學釉就可以燒出比較活潑多變的。色彩釉料可以算是陶藝家的第二生命,有很多陶藝家對於自己慣用的釉料配方,是不會公開的,釉料除了可以表現不同的色彩,有時後還可以做出不同的質感效果,可以說釉料讓陶藝品更有生命力! 寓教於樂的台灣名窯,藏匿在安坑之中的休閒園區,是麥氏兄弟所創立的。兄弟倆作陶玩陶,為台灣陶藝工作創作出不少特有的品系。不僅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更獲得政府許多獎項肯定。在遊刃有餘的工作閒暇,兄弟蒔花養魚,將自己的工作環境妝點出既優雅又不失野趣的氣質。

    蒐集來的雅石散落園區,豢養的各種可愛的小鳥也親暱的伊偎在來客的肩上。多年來逐漸實現的夢想,在朋友的鼓勵與遊說下,便無私的公開與同好分享。於是便打造了台灣名窯。陶藝是很有趣的活動,園區內提供了手拉坏,親子陶和各種窯燒,都是麥氏兄弟多年研究的成績,非常適合大朋友小朋友來玩泥土。工作中可激發出創意與藝術天份;而燒成的作品更成為家中有紀念性的擺設。開放的園區有咖啡香,有餵魚之樂,還可與鳥共舞;還有園中自產的有機蔬菜,當然各種鄉間特有的趣味,也要等大伙兒結伴來,才可細細品味吧。

     

  •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3 Wed 2007 22:46
    • 陶笛

    專業製作四孔及六孔陶笛造型多樣及編整教材,簡單好學。

       來自大地的共鳴,吹奏出動人及美麗的聲音。以陶為素材製作樂器,有其獨特的音感,音色輕而有勁、具穿透力飄而不散、柔中有亮,笛內音腔是一個能吸水、散氣、納氣的天然音箱。

      這種樂器體積小攜帶方便,造型優美,獨奏合奏皆宜,廣為愛樂人士喜愛。亦稱為奧卡利那笛,在美國稱為甜番薯;日本稱其為土笛,而在台灣則被通稱為陶笛。我們特別為外賓打造出台灣圖騰的陶笛,展現台灣意象,做為外賓晚宴時最佳的紀念品。

      即使沒有音樂天份的您,我們有專業的指導老師,精心為您規劃課程,讓您輕鬆學會吹奏。此物早在 7000 年前或更早的時間已經出現,而且經歷千載的演變,在台灣、南美洲和歐洲等地都發展出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音樂來。

      目前一般是指 6孔(英式)和 12孔(日式)兩種設計。目前台灣和日本製造技術越來越成熟,使喜愛陶笛音樂的人有更多選擇。日本比台灣早發展和製作,尤其是 12 孔的潛艇形陶笛,更是受到大家喜愛。

      起源自 19 世紀,一名意大利人 Giuseppe Donati 發明有10孔10 度音階的陶笛出來,並起名為 OCARINA ﹗( 其意思是指外型像小鵝的身體) 。塑膠陶笛的音高~比直笛還高與陶製的陶笛音色~材質密度不同當然差的多了囉 那為何有塑膠陶笛~~因為便宜而且小朋友很容易摔破所以就有塑膠製品。

      有一個更正統的名字,稱為「壎」。而在西方音樂史上,則歸類為長笛類樂器,特別的是,大部分的長笛纇樂器是管狀的,而壎卻是球狀或蛋型的。它的發聲上雖然也是屬於「邊堎音樂器」,但不像其他長笛類是開管式,它是一種閉管式的樂器,早期的壎的材料有用泥土、骨頭、果殼等天然材料,現在多用陶瓷製作,也因此有了陶笛這個名字。

      歷史起源目前還難以判定﹔考古發現,人類在一萬兩千年前就知道用骨頭鑽孔吹奏出簡單的音。早在七千年前的中國,就有一種用陶土、黏土製成六個音孔的蛋形吹管樂器,稱為壎,在周朝時,大型的皇家宮廷樂隊就有壎的編制了。到了唐朝,正值音樂文化的鼎盛時期,因此也影響當時其他亞洲其他民族。

    現在不論您有幾孔的陶笛,不論是什麼樣式,都拿出來吹吹看,我們幫您準了教學教材,首先要注意吹陶笛的五大要訣讓您輕鬆學陶笛:

    (1) 綁起來掛在脖子上,才不會掉下來摔壞。

    (2) 指腹按孔,音孔按實,才能正確出音。

    (3) 握住笛尾,方便手指形的變化。

    (4) 嘴唇抵住吹口讓吹氣穩定。

    (5) 吹陶笛感覺就好像你在念「 two」的音一樣吹氣。

    我們準備了樂譜教學教材,讓您來練習學陶笛不需深厚的樂理基礎,也不需花大錢,就算不會看歌譜,馬上就可以學會吹小蜜蜂這首童謠,三五好友一起學一起吹,可為生活增添樂趣。教材上黑色的是代表按住陶笛孔,白色是放開陶笛孔。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吹好陶笛。我們提供一些樂譜給您下載,讓您練習並提供示範給您看,讓您輕鬆練習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3 Wed 2007 22:45
    • 童玩

  • 提供如竹蟬紙風車高蹺鐵圈等民俗童玩,讓您有歡樂的童年回憶
    這玩意會令老長輩回憶起童年,讓小朋友們快樂地放鬆心情。
    不但讓大朋友重溫兒時回憶,更可讓小朋友穿越時空,享受樂趣。

    它是台灣以前孩童的玩具,如竹蜻蜓、陀螺、毽子。童玩.鄉土童玩種類繁多,如陀螺、毽子、扯鈴、竹蜻蜓...等等。而對於都市的孩子來說,竹筷槍、鞭陀螺、踩高蹺、滾鐵環等一些很古早味的童玩遊戲,幾乎都是陌生且沒有接觸過的。這些自古流傳的玩具和遊戲,隨著時代變遷,有的以模仿為主,也有受社會生活方式改變,而推陳出新的玩具。這些童玩滋養了我們上一代祖先的童年,孩提時代的溫馨求遠而難忘,我們也希望現代兒童,接近、體驗童玩、進而認識它並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童玩琳瑯滿目讓大家值得回味的童年!讓現在的小朋友們看著爸爸媽媽那個年代的玩具,都難掩躍躍欲試的神情,都市的兒童,對這些古早童玩看傻了眼。我們希望透過民俗文化的表演以及古早童玩DIY,讓家長和小朋友親手動手做玩具,現場大小朋友玩的不亦樂乎。

    古早的童玩,帶給了我們許多美好的回憶。希望大家重新認識這些急速消失中的鄉土童年文化與童玩,帶領大家重溫台灣早期精彩的童年生活,歡迎大家一同動眼、動心、動手體驗昔日的童年趣味。

    在早期,台灣製作童玩的材料,都是在周邊很容易取得的材料,且大多是廢物利用,不但物盡其用,自已來創作的古早童玩,對小朋友而言,除了可自已動手DIY以外,更能從製作過程中去認識竹材種類與早期生活的記憶,營造親子互動情感。

    走回時光隧道,有那些讓您難忘的童玩! 讓我們介紹過去流行的鄉土或自製童玩,從這些有形的傳統玩具中,我們看到的是歷代成人為下一代所付出的愛心,同時藉此認識傳統的製作過程,進而培養傳承文化的觀念,建立小朋友資源再利用的實作經驗,讓更多小朋友分享前人的經驗。

     

  • 古早童玩
    陀螺和風箏、跳房子、筷子槍、捉迷藏、騎馬打仗、跳繩、踢罐子、啪紙牌、玩彈珠、打陀螺、滾鐵圈等遊戲、紙娃娃。說到古早,就讓我想到小時候最喜歡找泥土地挖洞,玩彈珠了還有就是紙娃娃,因為是女生,小時候一有零用錢就是拿來買紙娃娃,或是玩扮家家酒,總是那麼令人回味。

     

  • 童玩製作竹蜻蜓的簡易製作:
    將吃玩冰棒的木片中間鑽一個孔,並削一隻竹枝(圓形),竹柄大小剛好可以插進鑽的孔中,然後雙手合十,用力一搓,一隻會飛的竹蜻蜓就可以飛上天了!

     

  • 童玩製作彈弓簡易製作:
    找到一根ㄚ形樹枝(ㄚ字形的兩邊要對稱)。
    用刀片將樹枝各截成8公分左右兩邊都要等長ㄚ字形,下端留15公分左右當握柄。
    將做好的ㄚ行樹枝去,在左右樹枝上端,綑綁弓弦。
    把輪胎內胎皮切割成兩條寬3公分、長20公分左右的長條,分別將它們綁在ㄚ形樹枝的兩端。
    再割下一塊大約寬3公分、長4公分左右的輪胎皮,兩端鑽孔,和兩條內胎條,用線固定綁緊,當作發射石頭包覆用的既可。

     

  • 古早童玩高蹺:
    選兩個一樣大小的奶粉罐。
    1.以鐵釘在罐子兩旁同樣的位置釘兩個孔。
    2.用尼龍繩長約至胸部的長度,兩頭均以死結固定在兩個孔。
    如此兩個罐子都同樣做法,即是好玩的高蹺了。

     

  • 童玩製作教學竹筷槍:
    接下來跟大家介紹早期台灣做童玩的材料,大都是身邊現有的、容易取得、廢物利用的材料,透過運用自己的巧思製作而成。童玩竹筷槍是竹筷子變成了一把像槍一樣的東西,這玩具叫「竹筷槍」,不僅小孩喜歡,也深受大人歡迎。小時候的必備武器,巷戰、叢林戰、任何地形、任何敵人,每一場戰役都少不了它。

    接下來跟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做:
    步驟一:取三隻竹筷及三支剪成一半的筷子及橡皮筋數條。
    步驟二:將短的筷子成V字型用橡皮筋綁在長筷末端並且纏繞緊。
    步驟三:將另一支短筷略往前綁緊。
    步驟四:將另一支長筷綁於前方既已完成。

  •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結是利用繩結做出吉祥的圖案。距今七萬至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末期,當時的山頂洞人就已經知道使用骨針和線的縫補技巧,將獸皮縫合起來穿在身上蔽體禦寒,也就是說,山頂洞人已經知道如何把的繩子繫在一起打結,從此各式各樣的繩結就逐漸的發展出來了。

      不僅造型優美、色彩多樣,同時作品的命名,如「雙壽」、「雙喜」、「鳳麟呈祥」、「鯉躍龍門」、「福壽雙全」、將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結飾送給親友,不但喜氣洋溢,也是一種千情萬意的祝福。在五千年的世代遞傳中,不僅扮演過文字的角色,更在藝術與情意的境界中,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結多應用於服裝及配飾上,逐漸由純粹實用走向裝飾性,而成為喜慶吉祥的象徵。至清代繩結以發展至非常高的境界,式樣多、名目巧,使繩結由裝飾性提升至藝術性。但是民國以後,由於西方觀念與科技輸入以致實用性不高又無法長期保存的結藝日趨式微。使我國原有的社會形態和生活方式產生重大的改變,再加上對於許多固有的文化遺產並未善加保存和傳揚,以致許多實用價值不高,而製作費時費事的傳統文化和技藝便告 逐漸式微,甚至在不斷朝現代化蛻變的社會中湮沒。中國結技藝就是一個最好例子。

    近來中國結又大為流行成為美觀實用的生活藝術,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技藝,特別在喜慶佳節中,富麗多采的各種編結藝術,給生活帶來洋洋的喜氣。


    中國結教學蜻蜓結作法

    • 將線穿過兩個珠子,在珠子與珠子之間,預留身體的空間〈大約10cm〉。
    • 先編1個平結,將2個眼珠固定,再編第2、3個平結時預留蜻蜓的翅膀,左右各2個,再將第2、3平結拉緊。
    • 再以最外圍的兩條線,做8~9個平結,當蜻蜓的身體,儘量拉緊。
    • 最後將線尾剪斷,用火燒即完成。

    引用http://www.mfa.org.tw/15_ci.htm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傳為皇帝特有的點心,入口即化,甜而不膩。入口香甜柔軟的「龍鬚糖」俗稱「麵線糖」,是失傳百年民間的點心,首先將蜂蜜和麥芽慢慢熬製而成塊狀,略為冷卻後經多次拉成細線,據說早期是由皇宮後廚精心製作而成,供給皇帝享用,故而賜名「龍鬚糖」。相傳為古代清朝皇帝的點心而賜名之。先把麥芽糖弄搓成條型,然後放入糕粉裡"拉"至成絲,再把絲分成幾段,放您所喜愛的餡料如花生、椰絲等入口即化,甜而不膩。讓我們專業的老師為您表演一場!



    龍鬚糖的簡介:

    做法是將上等的麥芽和蜂蜜,慢慢熬煉,提煉成塊狀。冷卻後由師傅熟練手工,拉成如穿針般的細線,剪成小塊,再包上花生粉或芝麻粉。美味可口,入口即化,不很甜而且不黏牙。


    相傳是清朝時,雍正皇帝於宮內享用滿漢全席之後,御廚們現場拉製麵線糖供皇帝作為甜點享用。因其形狀像極了龍的鬍鬚,皇帝品嚐此種奇特的形貌及獨特的風味後,龍心大悅,賞賜眾妃子並特封麵線糖為龍鬚糖,聲名遠播,名氣不脛而走後再傳到民間,一直流傳至今受大眾喜愛。


    網路上眾說紛紜,百家爭鳴,民俗技藝總是附上一些傳說,讓它更加的神祕。所以關於歷史傳說我們姑且聽之。但是很多人一直無法分辨龍鬚糖與糖蔥的不同,往往把龍鬚糖說成糖蔥,糖蔥說成龍鬚糖,為了導正視聽,讓大家更認識傳統美食,我們製作了簡表讓大家來更認識龍鬚糖。


    引用網址http://www.mfa.org.tw/12_lul.htm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3 Wed 2007 20:14
    • 畫糖

    畫糖以糖加水煮熟,畫出各種圖案。畫糖的人通稱為「畫糖人」,挑著一頭高一頭矮的擔子,矮的當做坐椅,高的一角放個火爐,其他部分是銅板檯面,停在廟口或大多的大樹下或是在廟會的時候看到,小孩子自就自動湊上來,於是畫糖人就開始作畫。小鐵杓鍋是調色,攪拌的木棒是畫筆,從爐中取出小杓把滾燙的糖汁,慢慢地傾倒在銅板檯面,木棒揮灑下,不祇是飛禽,人物、走獸、花卉、蔬果樣樣都能畫,畫糖的取材非常簡單.主要是水加上白糖.慢慢的將糖水煮熟來.在把它倒入銅板上.就可以慢慢的畫.畫出您想要畫的圖騰。沒吃過畫糖的童年遜!讓我畫一支讓妳捨不得吃的畫糖,決非您所看到用模具印製的,一份巧思,信手捻來,百分百的純手工畫糖! 許妳一個甜蜜的回憶。

    畫糖製作的步驟:

    首先從液體變成固體只有短短 30秒,所以請事先想好要畫糖的造型,最好是形狀較為簡單的圖形。

    1.將白糖加水來加熱,先將糖煮熟{不要一直攪動, 以免燒焦}。
    2.將液狀的糖倒在光滑的銅板上,趁其未硬化,畫出造型。
    3.趁未硬化或定型時,用鏟子慢慢鏟離銅板。

    4.用竹筷黏在背面,放在銅板上待其冷卻變硬。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捏麵人用麵粉加糯米粉,捏出生肖及卡通圖案。現年約六、七十歲以上的人,總愛以「捏糯米尪仔」的名稱,來重拾他們童年的歡喜,直到「捏麵人」這個名稱的再被使用至今,也經過好幾十年了,並且早已老少皆知,原來它是本土瀕臨於失傳,「民俗」傳統藝術。捏麵人是一項非常具有民族色彩的傳統技藝,它原名是米雕人,又叫雕工米人,因為材料和語言的關係,在台灣叫它做捏麵人。以前早期捏麵人可以吃,現在因為時代的進步,而今改為最佳的美勞材料,以當紅的卡通人物為題材,深受大人、小朋友的喜歡。配合機關、社團、學校、幼稚園、安親班課程教學提供捏麵人材料及師資教學。

    文化及歷史由來簡介

    • 捏麵人真正始自何時已不可考,但由出土於新疆土魯番阿斯塔那唐墓的麵製人俑和小豬,可推斷距今已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由此可知這項民間技藝起源很早。
    • 相傳三國時代孔明為渡江碰到江水暴漲,命廚子用米麵為皮,內包黑牛白馬之肉,捏製成人頭及牲禮模樣,陳設香案祭江,剎那間風平浪靜,萬里無雲,大軍因而得以順利過江。所以捏麵人又稱為「江米人」,因此後人均供奉孔明為捏麵人祖師爺。
    • 唐宋時期有記載:假花、假果、粉人做為祭品,和盛宴上所擺設的看席,以及各式各樣的看果。到宋元時,民間較大的宴會,常在入席前,利用麵粉捏製各人物鳥獸,供客人們觀賞作為一種席前招待。到了明末清初,每逢冬臘廟會趕集的時候,就會有背著長架小箱,以各種色捏麵置成各種人物蟲鳥的捏麵人師傅出現了。這項傳統技藝逐漸為人們所遺忘,每當想起前人的智慧結晶,賦與每個小麵團生命的同時,不免覺得身為現代的國人有承傳這項文化資產的重責大任。

    推廣的現況與發展

    捏麵人不只侷限在廟會、祭神的供奉上,在民間日常生活中又作為一種吉祥性質的禮品相互贈送,泛用於婚葬嫁娶、壽日誕辰、節日慶典等民俗活動。因此兼有供奉、饋贈、玩賞、食用…..等多種用途。
    台灣捏麵人多以玩賞、及宗教活動所運用,但由於台灣環境變遷,捏麵文化已漸行沒落,年輕人不願傳承,擅做麵塑的師傅也改行放棄,使得此一傳統技藝日漸消逝,不過還有少數的糕餅老師傅繼續在傳承的技法,讓生在台灣的後人,可再見到傳統廟會山珍海味的捏麵藝術。

    傳統材料的製作方法如下 捏麵人材料比較表下載

    捏麵人DIY材料的製作: 麵粉,糯米粉,食鹽,明礬,防腐劑,色料。

    • 中筋麵粉:軟硬度適中,是用來捏麵的主要材料。●糯米粉:黏力很強,可加強麵糰的韌性。
    • 食鹽:作用在使麵糰不易硬化、具有保濕的做用。●明礬:可以防潮也可以防虫。
    • 防腐劑:要用水性的也可以防止發霉。●色料:讓白色麵團變為其他顏色加上黃、紅、藍、綠、桃紅、有了這些東西之後,就可以開始捏麵人的第一個工作階段,煮麵團。
    1. 先拿中筋麵粉和糯米粉按照四比一的比例,在加上500cc的水攪拌均勻,然後加水調和成麵泥,等到和好以後,用雙手不停的搓揉,使它揉和均勻。
    2. 然後把揉勻以後的麵糰做成一個一個跟手掌差不多大小的麵餅。投入等到水開了以後,做好的麵餅就可以下鍋去煮。
    3. 等到水滾,麵餅浮起來之後,就表示熟了。
    4. 這時候用筷子把它一個一個的夾起來,讓它冷卻一下,然後再揉和均勻。
    5. 在揉好的麵糰裡,放入適量的食鹽和明礬粉及防腐劑,然後趁熱,揉和均勻讓它冷卻,到了這個階段,捏麵的傳統材料過程算是完成。
      由於含大量的化學原料捏麵人是不可食用的。

    捏麵人DIY材料調色篇

    • 做好的麵糰是原色到書局購買廣告原料來做成各色。調配顏色的方法就和調水彩一樣,你只要會調水彩,你就可以調出你所需要顏色的色麵。比如說,白色加桃紅色加黃色,就會變成肉色,黃色加藍色就會變成綠色。桃紅色加黃色就會變成橘色,藍色加桃紅色就會變成茄色。用這個方法就可以調出無數的顏色。

    捏麵人教學及基本技巧:

    基本形有圓形、橢圓形、水滴形、梭形四種。可以利用這四種形狀變化不同的做品。

     

    捏麵人作品的保存

    • 捏麵作品最好是自然陰乾,不宜曝曬陽光。作品陰乾後可噴上亮光漆,約一星期後再噴上第二層,如此連續數次即可保存。但是現在的樹脂捏麵人無需噴上任何東西,很快速的就會變硬,作品表面髒了,只要用布來擦拭清潔及可永遠保存。


    製作捏麵人需準備的工具

    • 墨筆:是用來繪製較複雜或是極細小的圖案或是點線,比如說臉部及鬍鬚等。
    • 剪刀:可以拿來剪出花的花瓣和手指,腳指的特殊效果。
    • 梳子:是拿來它可以拿來刻劃,挑刺造成各種不同的效果。
    • 竹籤:可用烤肉串用的細木條。

    捏麵人教學:介紹完整的捏麵人之後自己就可以開始來做屬於自己想做的做品。但是初學者常常會發生的情形是,第一是作品易龜裂,那是因為沒有把麵團搓揉均勻的關係。第二容易脫落那是因為沒有把麵團揉搓成有黏性,所以做品做好後容易掉落,只要用白膠黏回即可。所以捏麵基本的就是要做一些成品時,一定要先揉麵。

    m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